5月28日,臨潁縣王崗鎮小莊李村的一處麥田里,收割機過后,原本被麥子掩蓋的辣椒苗顯露出來,肥厚的葉片與殘留的麥稈相互映襯。
“今年我對家中的5畝地進行了麥椒套種。”72歲的村民李雙根說,在小麥播種時,他就精心預留了辣椒苗的行距,待麥收后,辣椒便能迅速迎來生長旺期。這種“時間差”種植法,讓土地得以充分利用,實現了“一季雙收”,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益,也為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收。
在皇帝廟鄉,種糧大戶張丙忠種植了100多畝麥椒套種作物。他介紹,小麥生長后期,寬大的葉片如同遮陽傘,為嬌嫩的辣椒幼苗遮擋熾熱的陽光,避免其被強光灼傷,助力辣椒順利度過緩苗期。
小麥收割后,秸稈既能牢牢鎖住土壤水分,增強土壤的保墑抗旱能力,又能抑制雜草生長,減少除草劑的使用,讓農田生態環境更加健康。同時,小麥和辣椒分屬禾本科和茄科,這種跨科屬的套種方式,如同一道天然屏障,大大減少了病蟲害的傳播,讓農產品更加綠色安全。
在小麥收割的關鍵時期,為了確保收割工作高效有序進行,臨潁縣目前已組織小麥收割機1600臺、拖拉機2750臺、秸稈打捆機368臺、秸稈還田機2603臺、旋耕機1000臺,以及玉米大豆等播種機1921臺,同時引進跨區作業收割機260臺,全力為“三夏”安全生產保駕護航。(三農全媒體中心記者 仵樹大 通訊員 王利生 張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