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加快種源技術攻關,并在海南建成科研育種中心,形成“南育北繁”格局
5月30日,天剛蒙蒙亮,位于滑縣棗村鄉西徐營村的滑豐種業小麥良種繁育基地里,69歲的袁建莊戴著一頂舊草帽,蹲在地頭,瞇眼瞅著自家侍弄的麥田。
“瞅瞅!這麥粒,個個瓷實飽滿!”袁建莊彎腰揪下幾穗麥子,放在滿是老繭的手掌里輕輕一搓,麥皮簌簌落下,他咧嘴笑著。
記者抬眼望去,眼前這片麥田一片金黃。袁建莊介紹,這不是普通的麥田,是河南滑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滑豐種業”)推廣種植的近10萬畝連成片的種子田。
種子種得好,先天優勢足。滑豐種業在滑縣推廣的種子田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層深厚肥沃,利于規模化種植。同時,當地在季風氣候的影響下四季分明,且光照充足,雨熱同期,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溫床,尤其利于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種子的繁育。
為了提升種子田的管理水平,滑豐種業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種糧大戶”等訂單農業模式,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
黃泛區農場重視良種培育,“泛麥系列”種子是其明星品種。而滑豐種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公司同樣堅持精育良種,目前已培育出60多個通過國審及省審(認)定的小麥、玉米新品種。
“這是‘滑育麥1號’,抗倒又抗病,產量也遠超其他品種。咱搞小麥育種,就盯緊三樣:抗病抗倒、分蘗多、成穗足,這才能多打糧!”來到滑豐科技示范園的新品種展示區,育種專家武照行指著麥田里一株株系著牌子的單株向記者介紹,這些凝聚著心血的“金豆豆”,正是滑豐種業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同于黃泛區種子田主要集中在農場內的分布方式,滑豐種業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加快種源技術攻關,成立中原學者工作站,并在海南建成科研育種中心,在滑縣和新疆、甘肅建立科技示范園和繁種基地,形成“南育北繁”格局。
智能化加持,種業現代化。麥粒收倉后,來到滑豐種業智能化種子車間,通過風選、比重選,把種子雜質挑得干干凈凈,再由智能化機器人進行打包,一天可打包80萬公斤種子。而低溫低濕庫則是種子的“五星級賓館”。“這里可以保活力、延壽命,確保科研人員使用的每一粒種子,都是‘精兵強將’。”低溫低濕庫質檢員岳雯介紹。
與黃泛區農場種子一樣,滑豐種業憑借過硬的種子質量和品牌聲譽,產品暢銷全國多個糧食主產區,還逐步拓展到國際市場。“今后,我們將努力培育更多優質高效的農作物新品種,發揮種子在農業中的‘芯片’作用,讓更多農民走上致富路。”滑豐種業董事長趙秀珍語氣堅定。(記者 李林 趙阿娜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