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武陟縣沁河灘區,收割機、玉米播種機穿梭作業。隨著小麥日漸成熟,武陟縣各鄉鎮積極組織大型收割機、播種機,陸續打響“三夏”生產大會戰,搶天奪時,快收、快打、快入倉。 劉金元 攝
當前,全省小麥收獲過半,夏播陸續展開,正是“三夏”生產的關鍵時期。
確保夏收顆粒歸倉、夏播只增不減、夏管科學到位,關系到全年糧食生產和農民種糧收益。
5月30日,省政府召開全省“三夏”工作視頻調度會議,對堅決打贏“三夏”生產攻堅戰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全省麥收超六成
“三夏”生產開始以來,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迅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有力有序推進“三夏”生產工作。
截至5月30日,全省已收獲小麥5162.1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60.6%,其中南陽、信陽、駐馬店麥收基本結束,進展總體順利。
據氣象部門預報,5月30日夜間至6月1日,我省黃河以南地區有明顯降水過程,與豫南、豫中、豫東等地小麥成熟收獲期重合。
豫南地區的南陽、信陽、駐馬店等地麥收已經大頭落地,正在一鼓作氣、毫不松懈抓好掃尾工作,確保把所有小麥安全歸倉。
而中西部、豫東地區,也已經迅速行動,正在加強跨區機收調度,確保在降雨前把已經成熟的小麥應收盡收、能收盡收。
千方百計保增收
烘干晾曬環節是糧食生產的重要環節,糧食晾曬好不好,直接影響著農戶種糧收益。
我省各地積極動員糧食經紀人、農民合作社、收儲企業等各類主體,開足馬力對含水率較高的小麥進行烘干,堅決杜絕收獲的小麥因高溫高濕產生霉變。
全省832個區域農機服務中心、2561個糧食烘干點也積極行動,根據不同區域實際需求,及時就近進行搶烘。同時,各地多方挖掘晾曬空間,充分利用文化廣場、學校操場、房前屋后等各類場所開展晾曬,做到應烘盡烘、能曬盡曬。
小麥售賣價格事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截至5月28日,全省市場化收購新產小麥43.1萬噸,國標三等小麥到庫均價1.20元/斤,全省夏糧收購工作整體平穩有序,確保農民糧出手、錢到手。
對因旱災農業生產受損失的農戶,我省各地正在全面摸排核查受災受損情況,落實好農業保險政策,暢通報災渠道,加快理賠進度,及時足額賠付到位。
搶墑搶時種秋糧
從整體上看,5月30日夜間至6月1日的降雨過程能夠及時改善土壤墑情,對秋作物播種出苗非常有利,各地已適時開展夏種工作。
今年南陽市秋作物預計播種面積1565萬畝。南陽市堅持麥收一塊、播種一塊,通過麥壟套種、鐵茬搶種、造墑趁墑播種,截至5月29日已播種1017.2萬畝,占秋作物預計播種面積的65%,6月10日前可全面完成播種任務。
平頂山市用好地表水、地下水、過境水和天上水等“四類水”,扎實做好抗旱搶種工作,確保秋糧種足種好。全市已播種秋作物141.73萬畝,占預播面積的43.44%,預計6月15日前全部播種完畢。
種子落地、“管”字上馬。秋作物播種后,我省各地抓緊開展田間管理,落實好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控等措施,做到早管早促、強苗壯苗。
漯河市在做好搶收的同時,壓茬推進夏播夏管,科學指導群眾及時查苗補種、水肥調控、防治病蟲,確保苗齊苗勻苗壯。與此同時,提前做好防災減災救災準備,做到抗旱防澇兩手抓,加強突發性暴食性病蟲害監測防控,做到早發現早防治。
我省還大力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集成融合,集中打造2000萬畝玉米、80萬畝大豆高產示范區,促進大面積單產提升,為秋糧豐收打牢基礎。
以拼搶的姿態,全省上下不等不靠、搶天奪時,堅決打贏“三夏”生產攻堅戰,為全年糧食穩產增產奠定堅實基礎,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河南貢獻。(記者 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