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小麥種植面積355萬畝,預計6月2日左右機收會戰拉開帷幕,12日機收基本結束,機收率達99%以上。全市農機部門及早著手,精心準備,目前,農機需求對接、機具檢修維護、應急備戰、服務保障等工作已基本準備就緒。
一是部署安排到位。先后召開“三夏”農機工作動員會、“三夏”農機生產推進會,濮陽智慧農機平臺應用暨農機農機合作社建設培訓會,明確工作方向。印發“三夏”農機工作意見、應急預案、安全生產通知等3個文件,細化各環節要求。成立市、縣(區)機收工作專班,一線督導,靠前指揮。
二是技術服務到位。組建10支農機技術服務隊“送檢下鄉”,指導檢修聯合收割機6000多臺、大中拖9000多臺。圍繞駕駛操作、減損技術等培訓農機操作人員8000多人,發放資料2萬多冊。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操作技術宣傳教育和免費檢審驗工作,檢審農機7000多臺。
三是機械調度到位。組織小麥聯合收割機8000多臺及其它農機共10萬臺(套)投入“三夏”生產,其中協議引機2000多臺,對接作業面積340多萬畝?;I建跨區機收服務站16個,公布機收熱線電話10部,印發《“三夏”農機生產服務手冊》5000冊,為機手提供作業信息服務。逐級建好機收管理工作群、鄉鎮辦機收服務群、機手聯系群等工作群,建立市、縣、鄉聯動機制。
四是應急保障到位。市、縣均制定災害天氣、安全生產等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搶收隊伍20支,落實履帶式收割機500臺,對接烘干點55家,烘干設備81臺(組),日烘干能力4700多噸。對接糧食收儲點148家,打造收、烘、運、儲閉環鏈條。與聊城市農業農村局簽訂《小麥、玉米搶收及應急服務互助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共享資源、信息、技術,共同應對極端天氣對農機生產的影響。
五是服務保障到位。聯合氣象部門,利用全國農機直通車平臺、全省免費短信平臺、全市“三夏”農機生產工作群3個信息平臺,及時匯總發布農機作業、氣象等信息。協調60個售后維修網點,配足配齊農機易損零配件。聯合中石油、中石化設立收割機用油專供站91個,給予柴油掛牌價格3%優惠。會同農業農村、公安、交通等部門,統籌做好“三夏”農機化生產,為“三夏”豐收保駕護航。
下一步,全市農機部門將進一步做細做實供需對接、組織調度、應急搶收、安全生產、服務保障和機收減損等工作,全力備戰應戰“三夏”農機生產,確保夏糧顆粒歸倉、豐產豐收,秋糧適時種足種好,向市委市政府、向農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的農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