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將至,麥浪翻金。如何抓好小麥后期管理?如何讓小麥顆粒歸倉?怎樣實現夏收夏種無縫銜接?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如何破題?5月16日召開的全省“三夏”生產暨夏糧收購秸稈禁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今年我省“三夏”生產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要求全力打好全年糧食生產“第一仗”。
抓好后期田管
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今年我省小麥播種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前期受天氣影響,全省小麥生長差別大。會議要求各地要堅持夏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把千斤的長相轉化為千斤的產量”。
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我省氣溫持續偏高,對于干熱風易發地區,可以在噴施葉面肥的基礎上,早晚小水慢澆,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對于小麥仍處于灌漿期的地方,要抓住最后窗口期,繼續噴施磷酸二氫鉀,延長灌漿時間,增加產量。
做好機收準備
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三夏”期間是農機作業的高峰期,各地要做好農機具檢修工作,確保以良好狀態和安全性能投入作業。今年“三夏”期間,我省計劃投入農機400萬臺(套)以上,其中聯合收割機20萬臺。
“三夏”期間農機跨區流動量大,各地要落實好政策,保障農機跨區通行暢通;同時,加強機收作業服務對接,充分發揮河南農機云平臺作用,引導農機有序作業,確保熟一塊、收一塊。
要用好832個農機服務中心、742支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加強區域應急調度、應急搶收和應急烘干,科學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持續陰雨天氣,把“豐收在田”轉化為“豐收到手”。
抓好夏糧收購
保護種糧農民收益
抓好糧食收購是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夏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工作的首戰,各地要抓好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確保糧食市場平穩運行。
目前,全省可用空倉容560億斤左右,準備各類收購設備2.6萬臺,農發行準備收購資金500億元,收購工作已準備就緒,基本做到了“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
種足種好秋糧
夯實全年豐收基礎
“三夏”生產一頭連著夏糧豐收,一頭連著秋糧播種。今年我省繼續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各地要將秋糧種植面積落實到鄉、到村、到地塊,確保全省秋糧面積穩定在7600萬畝以上。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農時不宜遲。各地要引導農民收一塊、種一塊,搶時早播。同時,指導農民選用高產耐旱抗倒品種,應用精量播種機和北斗導航輔助駕駛系統,推廣種子包衣、玉米密植滴灌等技術,高質量完成夏播任務。
種子落地,管字上馬。各地要及早開展夏管,指導農民及時開展查苗補種、澆水施肥、防病治蟲,確保苗齊苗勻苗壯,為秋糧豐產豐收打牢基礎。
此外,秸稈禁燒依然是今年“三夏”工作的重要任務,各地要保持高壓態勢,力爭實現“三夏”禁燒零火點。
要強化科技管控,推動人防與技防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藍天衛士”作用,實現“實時監測、精準定位、快速處置”。
在“堵”的同時,更要注重“疏”。要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的新路徑,統籌推進秸稈科學還田和高效離田利用,不斷優化秸稈產業化布局;培育壯大秸稈加工龍頭企業,夯實“以用促禁”產業基礎,讓秸稈變廢為寶。(記者 劉一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