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
5月14日,在葉縣保安鎮暴溝村金燦燦的麥田里,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一壟壟成熟的小麥被卷入機器,收割、脫粒、除雜。
“保安鎮地處葉縣南部山區,小麥成熟比較早。今年,保安鎮共種植小麥5.8萬畝,截至目前,已收割2000余畝,預計到5月底將全面完成收割任務。”保安鎮常務副鎮長秦曉柯說。
葉縣是糧食生產大縣,也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小麥種植面積96萬畝。為確保夏糧適時收獲、秋糧適時播種,葉縣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農業農村部門通過強化技術服務,充分動員廣大農戶緊抓晴好天氣,加快夏收進度,做好夏收作業機械調度和機收減損工作,提高聯合收割機效能,隨時掌握機收進度、農機供需狀況。
截至目前,葉縣已組織800余臺小麥收割機,全面投入“三夏”生產作業。自5月11日起,南部山區小麥開始陸續收割,全縣小麥收割工作正由南向北有序進行。
鄧州市
5月13日,鄧州市羅莊鎮任崗村的金黃麥田里,聯合收割機轟隆作響,運糧車往來穿梭,羅莊鎮迎來了今夏麥收“第一鐮”。
在小麥收割現場,來自陜西省西安市的農機手海建洲告訴記者,他已經連續18年為羅莊鎮的麥收“第一鐮”全心服務。“三天前,我就從西安趕到鄧州,為麥收工作做足了準備。”海建洲說。
“目前,從機械組織、糧食收儲到志愿服務,我們都已準備就緒,全力保障‘三夏’生產順利進行,確保全鎮6.58萬畝小麥能在預計時間內顆粒歸倉。此外,我們還提前謀劃了大豆、花生、玉米等秋糧作物的種植工作,通過宣傳推廣新的種植技術和項目,為全年糧食豐收筑牢根基。”羅莊鎮黨委書記呂興讓說。
鄧州市作為“超級產糧大縣”,今年種植小麥220萬畝。隨著羅莊鎮喜開“第一鐮”,預計在接下來的一周,鄧州市其他鄉鎮的小麥也將陸續進入收割期。
郟縣
5月14日上午,郟縣茨芭鎮東姚村村民姚次學種植的3.5畝小麥開始收割。
“今年與去年相比,產量還可以,籽粒都是飽滿的。”看著從聯合收割機上流下來的小麥,姚次學說。
據介紹,郟縣今年共種植46.6萬畝小麥,目前已陸續進入收割期。為保證麥收順利進行,郟縣農機中心及各鄉鎮積極組織落實農業機械,并對作業機械進行科學調度、統籌配置,截至目前,縣域內486臺聯合收割機已全部完成年檢。
“下一步,我們計劃再從外地引進260臺左右的聯合收割機,同時加強與交通運輸、氣象及外地農機部門的對接協調,成立跨區作業服務站,確保小麥顆粒歸倉。”郟縣農機中心主任劉世杰說,預計6月5日全縣完成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