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老君廟鎮,“90后”農機手曾志攀正在仔細檢查農機設備,準備開啟今年小麥收割跨區作業之旅。“因為照顧孩子耽擱了時間,計劃2天后出發。今天再把機器保養一下,確保路上安全順利。”曾志攀說。
作為“天中麥客”的一員,曾志攀從事農機跨區作業已有8年之久。在他的記憶里,過去的農機相當簡陋,連駕駛室都沒有。如今,隨著農業機械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他駕駛的農機也變得既舒適又高效。
走進曾志攀的農機駕駛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配備有風扇、空調、滅火器等設施,還安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系統能自動生成作業路線圖,不用再拿著尺子量地,收了多少畝麥子,屏幕上一目了然、非常省事。”曾志攀介紹,接下來,他將奔赴四川、江西、湖南、湖北、山東、陜西、新疆等地,“雖然跨區作業辛苦了些,但是收入還不錯,日子過得非常充實。”曾志攀說。
據了解,“天中麥客”每年從3月開始零星出發,前往云南收割大麥,4月中旬開始大規模出發,前往全國各地收割,作業時長最多達10個月、最少7個月。截至目前,僅汝南縣就有3萬多名農機手、1.2萬余臺收割機陸續奔赴全國20余個省份開展跨區收割作業,堪稱“移動的農業服務隊”。
近年來,汝南縣農機化事業飛速發展,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位于全省先進位次,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56萬千瓦,“天中麥客”的稱號享譽全國。“農機跨區作業,已成為汝南縣展示對外形象的一張亮麗名片,也是廣大農民群眾增收的有效途徑。”汝南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說。(席虎成 記者 范亞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