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能下地了!”5月27日,天氣放晴,汝南縣王崗鎮后營村種糧大戶程勝利簡單扒拉兩口早飯就來到了麥田。
連片種植的百畝麥田里,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排排金黃的麥穗被收進“囊”中,切割、剝殼、脫粒一氣呵成,麥粒從卸糧筒中傾瀉而下,運糧車上瞬間堆起小山般的麥粒。
“老話說‘一麥頂三秋’,收麥就這幾天時間,可得盯緊了?!边@兩天下了場急雨,程勝利放心不下心里的“寶貝”,一大早就來到了麥田。“雨下得快干得也快,趁著天氣晴好,今明兩天這塊地的麥就能全部收完。天氣預報說,過兩天還有小雨,收完麥正好趁墑種玉米,啥也不耽誤?!背虅倮f。
春爭日,夏爭時。當前駐馬店正值小麥大面積機收階段,為確保夏糧豐產豐收,駐馬店市共投入各類收割機3萬多臺,其中履帶式收割機1萬多臺,應急方面組建了63支應急服務隊,100多支“三夏”農機維修隊隨時待命,全力以赴保障“三夏”生產。
在駐馬店市驛城區諸市鎮李樓村,收割機機手許偉忙得“腳不沾地”。收割完的麥地里,摟草機、打捆車輪番作業,零亂的秸稈被處理成一捆捆斷面整齊的圓柱形秸捆,這些打包好的秸稈將被綜合利用,制成飼料、燃料、肥料等,實現秸稈的“變廢為寶”。
為保障“三夏”生產,驛城區調配聯合收割機1200余臺,摟草機、打捆機等其他機具2000余臺,區農業農村局、供銷、公路、交通運輸、供電等部門實行24小時值班,成立1000多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為困難家庭提供幫助,并及時組織農民群眾做到收麥、播種、秸稈還田“一條龍”作業。
截至5月27日,駐馬店市已收獲小麥461.6萬畝,約占全市種植面積的39.4%,當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5萬臺,累計投入聯合收割機3.6萬臺。(記者 劉曉波 通訊員 苗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