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滿目金黃,又到一年麥收季。5月22日,記者來到有著“中國弱筋小麥第一縣”之稱的淮濱縣,這里的80萬畝弱筋小麥已進入收獲期,當地農戶正利用晴好天氣,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作用,搶抓農時開展收割,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在臺頭鄉丁營村的一處麥田里,收割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一行行金黃的麥穗被收割機吃進“嘴”里,轉眼間,黃燦燦的麥粒就裝滿了儲糧倉。
“今年小麥長勢很好,我種了520畝弱筋小麥,看長勢一畝能收800斤左右。機器收割真是省時省力,我請了3臺收割機,大概兩天就能收完。”一大早,種糧大戶費忠就在地里忙著指揮收割機作業,看著一車車的麥粒拉出地頭,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
記者了解到,像費忠這樣種上百畝小麥的農戶,在淮濱非常多。為確保夏糧顆粒歸倉,淮濱縣大力推廣小麥耕、種、防、收全程機械化技術,同時,成立多部門組成的“三夏”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督導指導小組,在麥收期間做好農機保障,提前研究、預判天氣突變等各類突發情況,搶時間、爭速度,保障應收盡收。
“今年淮濱小麥種植面積是84萬畝,其中弱筋小麥80萬畝。目前已經開始進入零星收割階段,大面積收獲期在5月25日至6月3日。今年我縣小麥品質達到歷史較好水平,產量也實現了恢復性增長。”淮濱縣農業農村局副主任科員劉學強告訴記者,為確保小麥及時收割,淮濱縣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組織農機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利用晴好天氣適時搶收,確保成熟一塊收獲一塊。(記者尹小劍 李振陽 通訊員李汶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