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農機化主管部門,有關省轄市農墾主管部門:
現將《2024年度全省農機農墾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
2024年3月8日
2024年全省農機農墾工作要點
2024年,全省農機農墾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提升應急救災、糧食產地烘干、農機調度能力為重點,以區域農機服務中心、農機產業鏈培育、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優化、數字農機建設、農墾服務提升為支撐,堅守安全生產底線,促進全省農機農墾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立足抗災奪豐收,組織好關鍵農時農機化生產。以“三夏”“三秋”關鍵農時為重點,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做好農機化生產服務組織和保障工作,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支撐。提前組織機械化生產需求摸底調查,做好機具檢修、人員培訓、作業對接等基礎性工作。強化生產期間農機作業進度與農情調度銜接會商,及時研判形勢,抓好機械調度。與交通、氣象、石油石化等部門通力合作,保障作業安全高效、車輛通行順暢、用油供應及時。汲取2023年“爛場雨”“華西秋雨”經驗教訓,做好應急準備,不斷提高農機化生產組織能力。
二、推進先進農機裝備產業鏈建設,提升我省農機裝備產業基礎能力。貫徹落實《河南省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方案(2022—2025年)》《河南省培育壯大先進農機裝備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要求,會同省工信廳、科技廳等有關部門,以及各相關省轄市政府,發揮河南農機裝備產業鏈協作聯盟力量,依托農機產業鏈龍頭企業和研發機構,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拓展市場推廣應用、創新發展體制機制、加強政策保障,開展重點整機產品、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核心零部件配套供給能力,督促納入農機產業鏈建設清單的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園區加快工作力度,將農機裝備補短板與產業鏈培育工作協同推進,力求在動力機械、收獲機械、栽播機械、設施農業裝備、丘陵山區機械等領域取得突破,促進農機裝備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提升我省農機裝備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三、加快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農機服務組織提檔升級。落實農業農村部部署,按照“平戰結合、運轉高效”的原則開展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建設,支持有條件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做大做強。謀劃布局全省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建設,指導首批遴選認定的40家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增強農業生產和應急能力。以區域農機服務中心為主要依托,建設一批糧食產地烘干中心,創新農機補貼方式,按豫中南、豫北梯次推進,努力補齊糧食產地烘干短板。支持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合作社骨干人員培訓,參加各類農業技能大賽。推動農機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將農機手作為高素質農民培育重點,組織開展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遴選。
四、優化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持續提升農機化水平。將促主要作物單產提升、收獲高效低損、推動綠色發展、智能復式高端等關鍵環節農機裝備,納入重點補貼范圍。支持開展前裝北斗智能監測終端及輔助駕駛系統的機具補貼。支持搶險救災農機具應急儲備,單獨設立農業生產救災機具品目檔次,并適當提高補貼額度。承擔農機生產救災的購機主體,可優先享受購機補貼、救災作業補貼等。優化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部署,支持農機研產推用全鏈協同,堅持“一大一小+智能化”方向(推動大馬力機械迭代升級,加大輕簡型適用機具研發推廣力度,推進智能化關鍵部件攻關),進一步補齊短板,穩鏈強鏈。持續開展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
五、開展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引導農機化全程全面發展。組織好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初評推薦工作,高質量推薦一批全國主要農作物、規模養殖和設施種植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對農業農村部批準的創建縣開展針對性技術指導工作。在永城市舉辦全省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和現場演示活動,突出主推技術、單產提升、生產應急,展示新裝備、新技術,持續提高機械化作業質量、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
六、建設“河南數字農機”,加快農機信息化發展。探索“市場換服務”機制,建設完善市、縣分級管理、全省數據統一的農機信息服務平臺。通過農機購置補貼、作業補貼政策實施,引導農機裝備前裝智能監控終端,納入平臺統一管理。優化農機作業補貼流程,探索對烘干機等農機裝備實施作業補貼。通過信息化手段,將農機合作社(區域農機服務中心)、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農機手等納入平臺管理,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實現農機精準調度,增強作業調度和應急救災能力。
七、加強“五良”融合,推廣農機化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加快高性能播種機推廣應用,提升機械化播種作業質量。重點做好玉米、水稻、大豆、油菜、甘藍和蘋果等農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集成技術示范與推廣;積極參與“河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有關工作,加強農機技術指導,篩選出適宜機型和技術模式;助力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開展現場演示、地頭展和田間日活動;做好宣傳培訓工作;圍繞農作物增產減損,加大先進適用、綠色高效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宣傳培訓力度,營造良好的農機推廣氛圍;強化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為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裝備和技術支撐。
八、圍繞農業生產中心任務,提升農機試驗鑒定水平。編制發布《2024年河南省農機鑒定產品種類指南》,重點保障糧、油、畜牧養殖等機械的試驗鑒定,加大獲證產品有效期內證后監督,對急需急用機具,依法依規最大限度縮短鑒定時間。組織開展2024年農機試驗鑒定大綱及專項大綱制修訂工作,持續增加大綱有效供給。扎實推進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體系建設,組織開展2024年農業機械質量調查及產品質量投訴的受理、調查、督辦工作;開展“農機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
九、樹牢減損就是增產意識,緊抓主要糧食作物機收減損。瞄準重點作物,找準薄弱區域,采取針對性舉措,加大督促指導力度,進一步降低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作物機收損失。加快淘汰老舊裝備,提升農機裝備作業質量。推動完善糧食等作物機收作業質量標準體系,指導各地持續開展機收減損宣傳培訓和技能比武。充分發揮市級黨委和政府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對機收減損工作的“指揮棒”作用,壓實地方責任,會同有關部門繼續開展機收損失監測調查。
十、把牢安全生產底線,穩定農機安全生產形勢。加強農機牌證管理,把好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注冊登記、駕駛員考試、年檢年審年檢年審等關卡。加強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配合應急、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糾正無牌行駛、無證駕駛、違章載人等違法行為。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月、農機宣傳“五進”、農機事故應急演練、“平安農機”示范創建等活動,注重加強“三夏”、“三秋”農忙前后的宣傳,面向農機手、合作社等服務對象開展農機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以“平安農機”創建為抓手,推動農機安全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各級網格員的宣傳動員、協助檢查等積極作用。加強農機監理隊伍建設和裝備建設,完成2024年河南省農業機械化安全監管能力提升工作,支持33個縣(市、區)完善監理裝備,夯實工作基礎。
十一、推動農機防災救災體系建設,提升應急作業能力。指導各地細致掌握地方應急作業農機需求,盡最大可能提前準備、及早落實應急作業機具和隊伍,做到市、縣情況掌握準確及時,各項措施指導督促落實到位。加快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建設工作,推進功能提升完善,在發揮日常機械化生產調度功能基礎上,加強應急救災農機作業服務指揮調度。加快培育區域性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加大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建設支持力度,改善設施裝備水平,動態更新發布名錄,開展應急作業技能指導培訓和調度演練,提升農機手防災減災作業技能。指導各地探索防災救災農機儲備與調用制度,采取實物儲備、協議儲備、產能儲備等多種方式,儲備一批應急救災機具。指導各地落實七廳局聯合印發的《河南省加快糧食產地烘干能力建設措施》,持續推進烘干設施裝備建設,提高烘干服務能力和質量。
十二、提升服務水平,促進農墾企業振興。扎實開展農墾銜接振興工作,強化項目庫建設、動態管理和績效管理三個抓手,逐步展開振興試點、示范,探索組織機墾融合現場展示交流活動。開展農墾企業投資決策、經營管理、農業技術、對接政策等方面的專題培訓,組織有關農場赴省外農墾考察調研,著力疏通、拓展農墾發展政策支持渠道。實施“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針對農場需求,努力解決農墾企業養老保險、土地管理、人才匱乏、職工勞動關系、農墾資產流失等遺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