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農機中心:
為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組織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三秋”農機化生產科學組織、有序開展,高質量完成秋收秋播任務,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學制定農機化生產方案
我省秋作物面積大、品種多,“三秋”生產時間長、任務重,加之天氣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對“三秋”農機化生產的組織和服務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三秋”工作的安排部署和防災減災要求,總結和推廣今年“三夏”應急調度的經驗,立足抗災奪豐收,科學制定“三秋”農機化生產和應急工作方案,確保農機化生產科學組織、有序開展,安全平穩、高質高效地完成今年“三秋”農機作業任務。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結合本地機械保有量、農作物分布、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機化生產進度等情況,及時調整工作方案,積極應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三秋”農機化生產特點和重大節日安全工作要求,加強農機手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術培訓,組織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推動農機作業安全、有序、高效開展。
二、加強農機化生產指導
一是抓好“三秋”生產機具供應。要組織技術人員指導農機手對作業機具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積極協調有關農機企業、經銷商備足農機及零配件,確保“三秋”期間各類農機具以優良的狀態投入生產。要摸清轄區內烘干機、履帶式收獲機、農用水泵等應急裝備數量及分布情況,掌握農機生產銷售企業應急裝備庫存情況。二是做好農機化生產技術指導。通過舉辦培訓班、下派技術員、發放宣傳冊等方式,指導農機手科學調整調試、正確操作使用各類農機具,降低玉米、花生等收獲損失,提高秸稈還田和機耕作業質量。要與農技部門相結合,指導農民科學拌種、適期播種、適墑播種、適量播種,實現小麥高質量播種。三是做足防災減災準備。按要求成立農機化生產指導組,抓好農機化生產、農機應急作業等工作指導。要依托“全程機械+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按照“平時服務,戰時應急”組織方式,組建農機應急服務隊。要緊密聯系相鄰地市(縣、市、區),根據需要開展互助合作,共同應對區域性自然災害。
三、組織好秋季農機化生產
要統籌轄區內農業機械,科學布局,組織機械有序作業,促進供需平衡,保障“三秋”作業順利進行。注重發揮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三秋”生產骨干功能,以農機合作社為抓手,組織好玉米、水稻、花生等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收獲、秸稈還田、機耕整地、小麥精少量播種等主要農機化生產。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同周邊村組簽訂作業協議,開展整村、整組機械化作業服務。推廣收、運、耕、種、管“一條龍”作業模式,提高農機化作業的組織化程度和作業效率,同時采取包、幫、扶措施為軍烈屬等特殊群體提供機械化作業服務。遇到突發自然災害,要根據需要做好應急作業機械的組織調度和技術指導工作。
四、做好宣傳和信息報送工作
要認真組織策劃“三秋”農機化生產宣傳報道工作,借助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重點報道秋糧機收減損、小麥高質量播種、抗災救災、農機社會化服務等方面新亮點、新典型、新成效,不斷營造濃厚工作氛圍。要安排專人負責“三秋”農機化生產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報工作。9月4日至10月31日,每周三向省農機農墾發展中心報送“三秋”統計報表(詳見附件1-5)。9月18日至10月31日,每周二通過“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生產信息直報系統報送生產進度。“三秋”結束后,及時報送“三秋”農機化工作總結。
生產服務處聯系電話:0371-65918317、65918318
電子郵箱:hnnjscfw@126.com
2023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