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聲,一株株秧苗從苗盤上依次滑落,整齊有序地插進水田里……6月1日,筆者在淮濱縣期思鎮丁營村看到,農戶們借助天氣晴好和水量充沛的有利時機,推著插秧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田間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期思鎮丁營村村民王濤,今年種植了70多畝水稻。他告訴記者,用機器插秧可使秧苗定穴栽插,能保證種植密度、寬行窄株等,有利于秧苗個體壯實和水稻群體質量,通風透光好病蟲害就少,有助于實現水稻穩產高產。
“以前,依靠人工插秧,一天最多種1畝地,現在使用插秧機一天能種20多畝地,而且均勻整齊,非常方便。”王濤介紹,與人工插秧相比,機械插秧在秧苗的深度、間距上更加精準,有益于生長和提高產量,便于田間管理,能為水稻生產節約50%以上的成本。
筆者了解到,今年,淮濱縣推行了機械化托盤育秧,讓水稻種植在插秧、耙田、收割機械化的基礎上,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省時省工,深受稻農歡迎。
近年來,淮濱縣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依托新型經營主體,通過政府引導、合作社帶動、農戶參與的方式,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帶動、技術跟蹤服務等有效措施,推動水稻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尹小劍李振陽李汶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