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連日的陰雨天氣導致我省南北部小麥幾乎同時成熟,由南向北推進的跨區作業格局被打破,外來跨區作業車輛減少,對全區“三夏”糧食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為最大限度降低損失,最大程度保護農民利益,召陵區農機中心六項措施,確保全面打贏“三夏”機收攻堅戰,實現顆粒歸倉,保障糧食安全。
一、開展“七個一”服務。一封信。向在區域內作業的機手發一封信,提醒機手安全作業,確保作業質量和安全防護。一批服務站點。在高速路口、交通主干道設立農機跨區作業接待站和服務點,為外來機手指引路線、提供信息、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一部服務熱線電話。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為機手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一個微信服務群。在服務站點建立跨區作業機手微信服務群,提供點對點對接信息,每天為廣大機手至少推送一條服務短信,提供天氣預報、油料供應、機具維修等信息服務。一個健康愛心包。為來召跨區作業機手發放健康愛心包,內含風油精、礦泉水、口罩、毛巾、方便面等,讓機手充分感受到來自召陵人的溫暖。一張生產明白卡。向每一位來召作業的機手發放生產明白卡,內容涵蓋區域內服務接待站、農機維修點電話及詳細地址,更好的為機手提供優質服務。一套宣傳手冊。向域內作業的機手宣傳小麥機收減損技術要點及安全作業知識,提醒機手牢記作業質量要求,減少機收環節損失,遵守農機安全生產規程。
二、搞好服務站接待。24小時二班倒接收跨區作業收割機,搞好機車登記,做好機手答疑。“三夏”以來接待、登記收割機1024臺,其中履帶式聯合收割機306臺,高峰期召陵區機械保有量達1316臺,保障了全區夏糧收獲。
三、搞好機車調配。及時了解鄉鎮收割機短缺信息,以鄉鎮為單位進行科學調配,確保各鄉鎮村機車保有量,不缺少收割機,實現夏糧快速收割。
四、建立信息網絡。凡在召陵區收割的收割機均進入“召陵區農機跨區作業微信群”,通過微信群快速了解機車作業信息,解決機車、農戶收割中遇到的問題。對故障收割機進行緊急維修呼叫。適時發布收割進度及天氣信息。夏收以來,微信群發布天氣預報、維修救援、流動加油、糧食烘干等信息126條,收到信息578條,緊急處理問題121項。
五、外出抓好引機。由于南北收割時間集中到來,致使合同機無法到達。為保證召陵區夏糧收割,緊急時刻,區農機中心班子成員帶隊赴南陽、駐馬店等地,與當地農機部門協調機收救援,親自到鄉鎮、合作社、村、田地,做通機手工作,重新擬定收割協議,最終帶回收割機536臺,保障了“三夏”機收用車。
六、及時啟用烘干塔。連續的陰雨導致小麥出芽,水分過高,農機中心采取應急預案,全區10部烘干塔全部啟用,向全區公開烘干塔位置及聯系方式,要求烘干塔企業對小麥應收盡收,及時烘干,避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