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15時,隨著南樂縣梁村鄉韓莊村最后一塊小麥收割完畢,宣告南樂縣57萬畝小麥顆粒歸倉。面對今年三夏生產的新形勢,南樂縣按照應收盡收、應收快收、顆粒歸倉的要求,立足縣情,以“六到位”的工作方法,動員各方力量,圓滿完成三夏小麥生產工作。
一是部署到位。成立領導機構。縣委、縣政府成立了三夏生產工作指揮部,指揮部下設機收、交通、技術服務、烘干晾曬、應急搶收、農資油電保供、困難幫扶等15個工作專班,明確牽頭單位和負責縣領導,統籌全縣三夏生產工作。完善農機調度。建立由縣農機中心統一協調、調度,鄉鎮主管同志、農口工作人員為片區網絡,各村支部書記、農機經紀人為聯絡員的“南樂縣農機生產服務工作網格”。制定應急預案。進一步制定完善了《南樂縣三夏機機械化工作實施方案》、《南樂縣三夏機械化生產應急預案》,以應對災害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確保小麥機收順利開展。
二是培訓到位。抓好安全生產培訓。提前準備了《致全縣廣大農機手的一封信》、《農機安全宣傳手冊》、《農業安全生產技術讀本》等學習資料及“農機要上牌、出行要年審”宣傳手提袋、圍裙;《安全生產撲克牌》等宣傳資料,利用集中培訓班、送檢下鄉、宣傳督導、牌證管理等時機,全面落實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督導工作。共開展5次安全生產集中培訓,培訓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機手387名,共發放各類安全生產資料5400余份。抓好機收減損培訓。圍繞《小麥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從機收減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小麥收割機的構造和原理、機收損失構成及原因、減少機收損失的措施等方面進行了4次機收減損技術培訓,共培訓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農機大戶、機手300余名,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
三是檢修到位。縣農機中心立足部門職責,針對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銷售企業、農機維修網點,加大農機維修、保養技能的宣傳、指導、督查力度,共檢修各類機具9000臺(套)。組織13家服務能力強、社會信譽度高、維修技術過硬的農機維修和農機售后服務網點備足備齊農機配件,建立應急措施,公開向社會承諾,全力服務全縣三夏機收機播工作。
四是保障到位。機械調度到位。建立了縣、鄉、村機收網格化管理制度,14個鄉鎮辦設立機收服務站,各行政村設立聯絡員,責任到人,責任到地塊,建立農機調度群、機手作業群,根據小麥成熟的時間差,及時發布作業信息和農機調度,逐地塊開展服務對接,達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的要求。交通保障到位。縣交警、交通部門設立小麥聯合收割機綠色通道,及時拆除影響農機通行的限高、限寬設施,全面檢修農村公路橋涵設施、完善安全警示標志標識,全力保障農機快速通行。后勤保障到位。協調7個加油站統一在醒目位置設置“三夏農機專供站”,成立送油小分隊,重點對位置偏僻、遠離加油站的麥收現場,開展24小時送油到田間地頭活動。
五是服務到位。面對面服務。依托農機合作社組建了2個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在高速路口設立了2個跨區作業綜合服務站,公布了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成立了2個流動服務隊,在田間地頭現場解決機收減損、機械維修、安全生產等問題。點對點保障。向外地機手提供“八個一”全方位服務保障,即一封信感受南樂人民的熱情、一封安全家書提醒安全生產、一條毛巾擦汗、一副手套助力、一瓶水解渴、一張圖表解憂(維修網點和加油站優惠網點分布和聯系方式)、一本減損手冊技術指導、一個微信群保障信息對接。截止9日,已引進跨區作業收割機409臺。
六是搶收到位。成立“兩支隊伍”。全縣以村為單位,組織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無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和助人為樂、熱心公益的群眾代表成立了330支黨員突擊隊和972個好鄰居愛心團。落實“一對一”幫扶。幫扶人員深入到農戶和田間地頭,逐戶走訪,排查壯勞力不能返鄉和無勞力困難家庭,一一登記在冊,明晰底數,確保能及時為每個有困難的家庭解決小麥收割、運輸、儲存以及夏種、夏管等一系列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