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在舞鋼市尹集鎮軍王村的一處田地里,該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忠偉一行正在指導種糧大戶謝東曉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核心是擴間增光、縮株保密,可選用4~6行大豆間作2~4行玉米等多種模式,為達到‘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目標,需做到每畝玉米株數與清種相當、大豆株數達清種的70%以上……”一席話,讓謝東曉信心倍增。
通過前期對各鄉(鎮、街道)新型經營主體、種糧大戶等的種植意向進行摸排調查,舞鋼市今年預計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近萬畝,共有6個鄉(鎮、街道)27個村的30家農業種植主體實施試推廣。
當天,在棗林鎮晃張村田間,兩臺播種機正機聲隆隆從南到北忙碌播種。該田園家庭農場負責人曹恒濤說,在農業專家的技術指導下,他今年采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種地300畝左右。“早聽說這種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產量,同時每畝地還有200元左右的補助金,俺對今年的收成心里更有底兒了。”曹恒濤說。
“這種種植模式改單一作物種植為高低作物搭配間作、改等行種植為大小壟種植,充分發揮了田地的邊行優勢。比如說,原來純種植玉米每畝地在4500株左右,通過高密度種植玉米,半畝地依然保持在4000株以上,剩下的土地種植高產大豆。”王忠偉說。
正值夏播夏管的關鍵時期,連日來,舞鋼市農業農村部門的農業技術人員結合今年夏種期間墑情充足優勢契機,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為擴大大豆種植、提高大豆產能開辟了新的技術路徑。
早在去年先行一步、嘗到甜頭的棗林鎮棗林村種糧大戶李麗說:“去年,俺流轉的680畝地,在農業專家的幫助下進行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首次嘗試,玉米畝產650公斤以上、大豆畝產200公斤以上,每畝地增收400多元。”
“下一步,市農業專家將持續跟進關注相關高標準農田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試驗種植情況,成立技術專家服務組織,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困難,為種植戶做好服務保障,為秋糧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王忠偉說。(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楊德坤楊浩放梁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