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輪連續降雨天氣打亂了麥收的節奏。這兩天,天氣轉晴,河南省洛陽市“三夏”搶收大幕在河洛鄉村全面拉開。
為了“搶時間、趕進度”,滿足群眾對麥收需求,偃師區農業農村局從外地協調收割機支援機收會戰。大型糧食烘干設備24小時運轉,同時,區政府還督促各鄉鎮把鄉村公路、學校操場、空閑廠房、村黨群活動廣場等場地騰空,用于晾曬小麥。
在宜陽縣韓城鎮桃村,返鄉創業的麥海偉經營的1500畝種麥基地中,數臺收割機打響機收會戰,3天就完成了大部分麥收。
“基地配備了送風設備,但難以滿足烘干晾曬需要?!本驮邴満ヒ换I莫展之際,韓城鎮政府多方聯系協調烘干設備,可保證每天120噸的烘干加工能力。
新安縣啟用所有烘干設備,充分利用果蔬烘干機和煙葉烘干房,及時將小麥烘干,做好儲存。同時,協調聯系糧食收購企業對濕麥進行收購。
“往年只收干糧,今年濕糧也敞開收購?!痹谝链h高山鎮草場村誠信糧貿收購點,賣糧農民絡繹不絕,糧經紀黃其科忙得不可開交,“今年已經備足了200多萬元的收購資金,一手糧一手錢,現場付訖?!?/p>
濕糧敞開收購,得益于當地與北大荒等糧食收儲龍頭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今年,洛陽市將統籌發揮中儲糧、地方糧庫和市場收儲企業作用,實現分類收儲,最大限度減少農民損失。
據洛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烘干設備“火力全開”,小麥烘干專項財政資金已及時足額撥付至縣區,讓烘干企業沒有“后顧之憂”。目前,全市谷物烘干設備已全面啟用,日處理小麥2000噸。(張君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陳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