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昨天趁著雨歇,全鎮搶收小麥120余畝。今天上午接近9點時,看著太陽終于露頭,大家的心才稍稍跌底。機械、場地、人員都準備好了,就等大干一場了!”5月31日,在溫縣趙堡鎮南平皋一號路南麥田邊,該鎮農業服務中心技術員劉鵬程看著躲躲閃閃的太陽,心情也跟著起起伏伏。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溫縣種植的38萬畝小麥進入“三夏”收獲時節,近8000臺農機已“摩拳擦掌”做好了備戰,可偏遇的幾日陰雨天氣卻耽擱了農機開鐮收割的進度。
俗話說“麥熟一晌龍口奪糧”。為應對“三夏”收獲中的特殊情況,溫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的“三夏”生產指揮部,制定了《三夏生產工作方案》,設置一部、一辦、八專班,明確做好機收準備等十三項重點任務。各鄉鎮(街道)分別成立指揮部,構建了縣、鄉、村三級“三夏”生產指揮體系,干部群眾齊上陣,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技術服務“白+黑”。溫縣組織11個農技指導組,58名“雙包制”農技人員包鄉包村、進村入戶到地塊,把“不澆麥黃水、排積水、防倒伏”等防災應變措施宣傳督促落實到位;此外,趁雨稍歇,他們馬不停蹄、不分晝夜對坑洼地塊搶排積水,確保雨止田干,目前已面對面指導大戶1400余戶。
農機保障“檢+備”。溫縣積極組織農機技術人員、農機合作社和維修網點對小麥收割機、玉米播種機、拖拉機進行作業前檢修,對農機手進行減損培訓、演示、競賽。目前已組織、協調聯合收割機850余臺、準備履帶式收割機120臺,檢修拖拉機6000余臺、收割機580余臺、播種機1800余臺,全力做好機收備戰。
收儲晾曬“烘+供”。溫縣摸排糧食烘干、存儲需求,組織全縣18家糧食收購企業、53家種業企業已準備空倉容達47.7萬噸,基本滿足全縣小麥儲存需求。此外,溫縣還準備了日處理能力1575噸的烘干機20余臺,各村黨支部發揮組織優勢,積極協調晾曬場地,盡最大努力滿足含水分率高的小麥的烘干晾曬需要。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農時不宜遲。當前,小麥搶收和烘干晾曬是壓倒一切的重點工作。連日來,溫縣多次召開“三夏”生產工作緊急會議,組織相關部門及技術人員成立黨員先鋒隊,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調度,盯緊一個“實”字、突出一個“快”字、聚力一個“保”字,正全力以赴搶時間、抓進度,打好夏糧搶收攻堅戰,力爭“盈車嘉穗、穰穰滿家”。(王輝 崔新娟/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