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三夏”搶收關鍵時期,鎮平縣棗園鎮成立搶收指揮專班,深入一線,貼近指揮,緊鑼密鼓拉開了一場小麥“搶收仗”。
針對棗園鎮“東崗、西山、南洼、北平”的地理特點,組織一切力量,調動所有機械,協調收割機械先從成熟較早的西部山地麥田收割,實施集中連片,快速推進的方法,最后收割成熟較晚的南部洼地麥田,同時在東部和北部做到能收一畝收一畝,能割一片割一片,確保全鎮爭分奪秒止損降損。
為了幫助群眾及時掌握最新的天氣降雨動態,該鎮抽調水利、農業等部門,24小時值班,密切關注最新天氣情況。并通過村民微信群、村振小程序、網格信息平臺滾動式不間斷發布天氣狀況,使村民、收割機械人員及時了解,實時調整收割進度,確保最短時間實現小麥搶收完畢。
往年“三夏”生產中,外出打工的村民不論路途遙遠,也要返鄉,忙完農活后就加緊趕回打工地,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影響了務工收入,一種新型的“互助小組”在這里悄然興起,三個一組,五個一伙,勞力上大家互相幫助,農械使用上大家互相協作,生活上大家相互關照,不僅有效解決了以往“單打獨斗”忙“三夏”的難題,也解決了脫貧戶、老年人等弱勢群體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進一步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村民收入。據統計,該鎮目前已組成80多個村民“互助小組”,共有700多戶村民參與當中。“村民‘互助小組’始于三夏卻又不止于三夏,這種模式我們村還會持續深入推行的。”該鎮山南村支書梁興華說。
該鎮組織各村干部、第一書記、包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做到搶而不忙,快而不亂。劃片分包,現場解決群眾麥收遇到的困難,全力以赴抓好搶收與安全生產工作。(薛小磊 黃磊磊 李曉寧/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