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終于出來了!
2023年5月30日,隨著太陽躲躲閃閃,河南省平頂山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副主任陳磊的心情也起起伏伏。“上午將近9點,太陽出來了,沒多久就不露頭了,到11點多又出來了,過了中午總算穩定下來。”陳磊說,趁著天晴,農機、農機手得趕緊到位,與天爭時搶收小麥。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截至5月30日中午,平頂山市到位農機手6251名,到位大中小拖、聯合收割機、播種機、秸稈打捆機等各類農機具128086臺(套)。當天,一場麥田鏖戰在平頂山市緊張進行,全市各級各部門把麥收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堅決打好打贏夏糧搶收關鍵一戰。
“‘白+黑’連軸轉,多收一塊是一塊”
5月26日至29日平頂山市出現連續降雨,導致部分地塊小麥穗部穎殼發黑、霉變,出現發芽、萌動情況。
面對嚴峻的夏收形勢,平頂山市搶抓5月30日天氣放晴有利時機,爭分奪秒搶收。截至當天下午4時,平頂山市347.39萬畝(1畝≈666.67平方米)小麥已收獲17.62萬畝,較此前一天收獲占比翻了一番。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農時不宜遲。目前,平頂山市小麥即將大面積進入收獲期,但根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還有降雨,雨期和小麥收獲期較為重合,平頂山市“三夏”生產農時愈發緊、農事愈加重。搶收,成了重中之重。
利用農機搶收 毛璽璽 攝
5月30日下午,在郟縣王集、李口等鄉鎮,聯合收割機正在作業。“今年,我提前聯系了山東省陽谷縣2臺聯合收割機前來支援,加上我自己購買的2臺,今天下午4臺收割機同步搶收。”王集鄉史莊村農機手張全利說,趁當天天晴,人停機不停,準備“白+黑”連軸轉,多收一塊是一塊,努力減少農戶損失。
農機和農機手到位,是搶收的關鍵。全市農機系統采取“外引內聯”方式盯緊“人”和“機”。外引方面,平頂山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通過微信群、網絡平臺及時發布各縣(市、區)小麥收獲節點,全市農機部門聯合交通運輸部門、鄉(鎮、街道)在高速出入口、國道等重要路段設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積極接收向北轉移農機參與平頂山市機收會戰,為外來農機手提供貼心服務。截至目前,平頂山市已成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14處。內聯方面,平頂山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緊急聯系外出作業農機手,要求及時返回,同時組織全市36支農機應急服務隊投入小麥搶收。
今年32歲的任會落是新華區香山街道籌備組石橋營村有名的農機手,他和55的父親任文義一人駕駛一臺收割機已經在麥田里奮戰了三天兩夜。“雖然累,但是機器爭氣,沒有出現故障,開著順溜,利于搶收。”5月30日上午,任會落說。為做好“三夏”生產工作,新華區盡早著手,于5月9日、10日對轄區參與“三夏”會戰的聯合收割機、拖拉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保證農機的安全性能。
“全市一盤棋,我們全力以赴支援周邊縣市搶收”
除了機檢到位,巡查調度也很關鍵。自5月24日“開鐮”以來,新華區農機中心便成立了“三夏”巡查調度小組。5月30日上午,該中心主任郝勝利到田間地頭查看機械到位情況。截至當天下午4時,該區已收割小麥0.9萬畝,占麥播總面積的85%。
不管是小麥種植面積較小的新華區,還是種植面積較大的汝州市,夏收中的科學精準調度都被放在了“心坎上”。汝州市農業機械管理局成立了6個農機服務指導組,并依托農機合作社組建10個應急作業服務隊,有效調度農機手和農機。“由于地理條件等因素,汝州小麥成熟較晚,預計6月3日左右開始大面積收割。”汝州市農業機械管理局農機管理科負責人李琳斐說,該市農機保有量較大,有小麥聯合收割機3006臺,“全市一盤棋,這幾天,我們全力以赴支援周邊縣市搶收小麥。”
廣場變身晾曬場 巫鵬 攝
在魯山縣,今年小麥成熟也較晚。截至5月30日下午4時,該縣46.58萬畝小麥收獲6.2萬畝,共有小麥聯合收割機430臺,其中履帶式收割機10臺、外出跨區作業收割機135臺。“天氣晴好后,我縣迎來小麥機收高峰。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提升政治站位,將力量向‘三夏’生產傾斜,努力將降雨對小麥收獲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加快搶收進度。”5月29日,在魯山縣召開的全縣“三夏”生產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上,該縣縣長葉銳對夏收再劃重點,要求進一步摸清農機分布、余缺情況,聯系外出農機手盡快返鄉,逐村、逐戶、逐地塊開展對接服務;根據小麥成熟度、土壤濕度,合理安排農機下地搶收時間。
“他們用真情打動了我,我要把村里農戶的地收完再走”
5月30日上午,在郟縣高速出口處,由該縣農機、交通運輸部門聯合設置的外來收割機接待服務站旁,工作人員忙著給來自河北的聯合收割機進行農機和農機手信息登記、安排接機聯絡人等,并為外來農機手發放了礦泉水、毛巾、方便面等物品。
“除了為農機手提供包含汗衫、礦泉水、手套、肥皂等在內的‘大禮包’外,設在我們加油站的‘司機之家’站點還為農機手免費提供洗浴、休息等服務。”5月30日,中石化汝州分公司經理康海剛說,2023年“三夏”期間,汝州市農業機械管理局與石化部門合作,依托16個加油站設立農機跨區作業接待站。
向農機手發放方便面、毛巾等物品。 張鴻雨 攝
5月30日下午,湛河區農業機械服務中心也為本地和外地農機手發放了“大禮包”。該中心工作人員還深入田間地頭巡邏,并提供加油加水、配備滅火器等服務。
…………
做好夏收服務,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全市農機系統聯合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開辟收割機加油綠色通道,并組織流動加油車送油到位置偏遠的麥收現場,確保小麥機收用油;督促農機維修網點、農機銷售網點和農機配件門市部備足備齊各類機具和易損零配件,保障農機維修和零配件供應。
“我干這個12年了,今年在廟街鄉像在家里一樣。有吃、有住,鄉里、村里的干部和群眾像對待親人一樣照顧我,他們用真情打動了我,我要把村里農戶的地收完再走。”5月30日中午,來自開封的農機手智運生在舞鋼市廟街鄉大韓莊村地頭,端著村“兩委”干部遞到手里的飯碗感動地說。
廟街鄉屬山區鄉,地面起伏不平,大多農機手不愿在這里作業。為讓農機手留下來,廟街鄉主動出擊,開展“暖心服務”。由鄉政府協調,把村內“幸福院”整理出來讓農機手居住,早中晚由村“兩委”干部送飯到地頭;鄉政府統一為農機手發放礦泉水、毛巾等日用品。此外,鄉干部全部下沉一線,配合村“兩委”干部對農戶進行幫扶,明確每一名農機手由一名村“兩委”干部服務。5月29日至30日,該鄉聯系履帶式收割機20臺(域外10臺、域內10臺)晝夜不停搶收,爭分奪秒把農戶損失降到最低。(記者 毛璽璽 常洪濤 李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