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江、趙能夫婦割麥
王光林在機收現場
農戶搶抓晴好天氣晾曬麥子
5月29日,汝州市召開“三夏”生產大會。次日,汝州市委副書記韓玉科和市農業農村局的同志專程趕往蟒川、小屯、紙坊、寄料、大峪、陵頭等鄉鎮調研,查看小麥遭受降雨影響情況。
根據農情調度,汝州市2022年麥播面積79.76萬畝,截至目前,已收獲0.88萬畝,占總面積的1.1%,主要集中在大峪鎮、蟒川鎮、陵頭鎮、寄料鎮、王寨鄉、溫泉鎮等,其中機收面積為0.88萬畝,油菜播種面積3.01萬畝,現已全部收獲;2023年,汝州市秋作物(含春播作物)預計播種面積95.77萬畝,現已播種15.81萬畝,占比16.5%,
目前,冬小麥處于成熟收獲期。上周出現的持續降水天氣,對小麥機收和晾曬有一定影響,主要集中在蟒川、寄料、大峪、陵頭等山區鄉鎮。
5月31日上午,王寨鄉柳樹王村麥椒套播機收現場,汝州市老廣農機專業合作社執行事務合伙人王光林熬了一夜不敢停歇:“鄉長一上午來了三個電話,不讓農機出王寨,保證隨叫隨到。”
據悉,5月30日、31日兩天無雨,老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10多臺大型收割機全放了出去,搶收小麥。
同一時間,柳樹王村南口,王二江、趙能正俯身揮鐮割麥,只要麥穗。王二江今年76歲、趙能75歲,老兩口種了2畝多麥子,因地快小,地勢逼仄,為了搶時間,只好用上了鐮刀。而在009縣道沿線,已經硬化的門前和道路、場地上,晾曬著麥子。
為積極主動應對降雨天氣,及時有效做好小麥搶收工作,汝州市積極行動,采取措施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該市農業農村局成立四個專項督導組,專職負責全市小麥收獲、秋作物播種等工作督導,并深入田間地頭,及時對接協調機械設備搶抓收獲時機,確保成熟一片、收獲一片,不落一戶、顆粒歸倉。同時,聯合氣象局積極組織技術人員做好對天氣的監測分析,及時通過廣播、微信群等手段發布氣象信息,確保群眾把握時機、搶收、搶曬、搶種。
該市農機部門從機具調度、應急保障、組織服務等多方面,全力做好保障。據介紹,汝州市將有3200臺(套)小麥聯合收割機投入“三夏”機收會戰,還有中大型拖拉機4035臺、免耕播種機2800余臺、撿拾壓捆機171臺、秸稈還田機2100余臺、微耕機271臺、整地施肥播種機450臺等配套機具13000余臺投入“三夏”生產,可確保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作業。
(張鴻飛王俊哲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