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趁天氣不錯,趕緊搶收,減少損失。另外,收后一定要做好晾曬和烘干工作。”5月31日上午,在濟源軹城鎮東軹城村種植大戶陳利軍的麥田里,濟源農技中心主任潘進軍細細叮囑。
“三夏”來臨,潘進軍和幾名農技專家一大早就深入田間地頭查看小麥情況。第一站就來到了東軹城村。
據了解,今年濟源小麥收割面積32.7萬畝,部分早熟品種已進入收割期。
“為全力備戰‘三夏’,降低因多雨天氣造成小麥不能及時收獲的風險,最大程度減少群眾麥收損失,我們從統籌協調、機具調度、應急保障、組織服務等多方面著手,搶前抓早,爭取主動。”濟源示范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根據當前的天氣情況,濟源農業部門積極組織技術人員奔赴田間地頭,提醒農民利用晴好天氣抓緊搶收。示范區成立“三夏”農機工作指揮部,具體組織、領導全市“三夏”農機會戰,調度各類農業機械。開通24小時農機服務熱線,隨時為農戶、機手提供各類信息咨詢服務,確保“三夏”農機生產有序進行。同時與各鎮辦密切對接,提前協調好場地,幫助農戶解決收獲后無法晾曬的問題。
截至目前,濟源“三夏”農業生產所需約1.5萬臺(套)農業裝備包括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等已全部保養完畢,整裝待命。其中,履帶式收割機94臺,可實現濕地作業。此外,濟源農機部門正在積極聯系跨區域聯合收割機,全力保障小麥機收順利開展。(記者樊霞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