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的降雨拖延了小麥機收進度,如今,天氣轉晴,我們趁機組織了一批履帶式收割機進行搶收,及時晾曬,幫助農民進行烘干處理。”5月31日,沈丘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趙彬告訴記者。
近期,河南多地出現連續強降雨天氣,其中豫東產糧大市周口5月25日至28日平均降水量達55毫米,鹿邑、商水、鄲城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對即將迎來大面積開鐮的冬小麥收獲造成影響。
“本輪降水過程時間長,從25日晚間開始,到30日基本結束,歷時6天,與小麥成熟期高度重合。”周口市氣象局工作人員介紹,持續陰雨天氣導致一些地方麥田積水,部分地塊小麥出現發芽萌動現象。
為最大程度降低降雨天氣的不利影響,挽回農民損失,自25日起,周口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夏收氣象研判調度機制,組織農業、農機、氣象、糧食、交通、公安等部門,安排部署應對工作,保障夏糧搶收。
全市成立了5個指導組、4個專家組分包縣市區,每天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雨情、小麥長勢等情況,第一時間組織干部群眾排查積水地塊,疏通溝渠、及時排澇。
鄲城縣100多名高級農藝師、農業技術人員奔赴一線,建立起麥田受災統計臺賬。商水縣動員各鄉鎮干部24小時在崗,進行緊急排澇。“挖通了,水都排出來了!”連干數小時,商水縣平店鄉杜莊村黨支部書記楊國章帶著1臺挖機、20多名村民,挖出一條300多米的下水道,及時排除了田間積水。
農機服務保障上,市農機中心原本準備了4.6萬臺大中型拖拉機、2.8萬臺聯合收割機在內的42萬多臺農業機械投入“三夏”生產,得知強降水來臨,部分地區田間積水、常用輪式收麥機下不了地的情況后,緊急調整應急預案。
一方面,依托農機合作社等服務組織,建立以糧食應急搶收和排灌為重點的應急作業服務隊30多支,作業隊員1000多人,配備機械3000多臺(套)農機。另一方面,積極與省內外兄弟地市聯系,從南陽、駐馬店、湖北襄陽等地引進履帶式收割機,對漬澇的田塊進行機收。
夏糧收購準備上,周口市積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深入田間地頭收購小麥,組織廣大農戶和糧食經紀人分類儲存、定向銷售,協調各類用糧企業分類收購,由中儲糧等企業為下游用糧企業代收代儲。對符合飼料用糧標準的,按照飼料用糧使用,對符合工業用糧標準的,按照非食用工業用糧使用,幫助農民便捷順暢售糧。目前,周口糧食系統倉容充足,能夠滿足小麥收購需要。
該市還推出多項措施確保跨區機收運輸車輛順暢通行。“我們在高速各收費站增設了綠色通道,對有組織的機收車隊,由公安交警接力護送,還緊急制訂了工作預案,車輛堵塞時,優先疏導農機有序通過。優化了農機運輸車輛大件運輸許可辦理流程,實行網上即接即辦即批,即便沒有及時辦理許可,交通執法人員也會給予提醒、幫助辦理,不進行任何行政處罰,全力為‘三夏’生產服務。”周口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
與此同時,針對省里出臺的十項應急搶收、烘干晾曬措施,周口市加強對接與聯動,指導地方優先保證種子田的搶收和烘干,抽調人員查勘定損,根據農戶和農業保險承保機構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專業鑒定作為理賠參考依據,多策并舉把極端天氣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記者方化祎李昊 通訊員謝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