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5月30日下午,南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三夏”工作整體情況和夏收工作安排部署。
會上獲悉,今年南陽全市小麥種植面積1094萬畝,前期長勢總體良好。5月23日陸續進入成熟收獲期。但5月26日—29日,全市出現持續降雨過程。面對持續降雨天氣,全市按照搶收搶種搶管、保農機保服務保安全“三搶三保”要求,立足奪豐收,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全力組織搶時搶收搶打小麥。截至5月30日17:00,全市已收獲小麥298.1萬畝,占全市小麥面積的27.25%。據調查,6月1日后所有麥田將進入成熟收獲期,預計6月4日前麥收工作可以基本結束。
做好組織協調。市委、市政府切實把組織做好“三夏”生產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和緊迫工作,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成立全市“三夏”生產指揮部,切實抓好全市“三夏”工作,積極應對強降雨等氣象災害,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制定“三夏”生產方案,出臺56項服務措施。組織縣鄉村黨員干部和農技人員下沉麥收一線,推動各項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做好搶收。加強農機調度,全市設置46個機手接待站,準確掌握農機分布、余缺情況,實施精準作業,認真開展服務對接,搶收搶晾曬搶烘干。成立志愿幫扶隊1438個,主動幫助外出戶、老弱病殘戶組織農機收割,精準有序推進農機流動作業,確保成熟一塊、收獲一塊。
做好應急防范。針對持續降雨過程,市委、市政府及早下發緊急通知。市縣組建技術指導組181個、1203名技術人員深入田間排查淤積堵點,疏通排水溝渠,及時排除積水。組織4105臺履帶式收割機、445臺烘干機、64個應急作業服務隊做好應戰準備。對于田間濕度過大,可能出現萌動、發芽的,組織履帶式收割機搶收。對雨后田間濕度大、麥穗有雨水,指導麥穗晾干后再搶收、攤薄晾曬、烘干儲存、避免霉變。同時,準備曬場4700余處,加上農民住房房頂、院內水泥地面等約2億平方米場地,近160萬臺電風扇、吹風機用于糧食除濕晾曬。
做好夏糧收購工作。截至5月30日,全市夏糧收購已完成5.5萬噸。積極做好糧食烘干晾曬儲存服務。充分發揮162家國有糧食企業232個庫點約200萬平方米的晾曬場地,1600多座約50億斤空倉,2000多套通風設備等機械作用,為農民收獲的濕糧提供產后服務。積極開展市級調控糧食收購。指導市級調控糧食政策執行企業市糧農投盡快確定收購庫點,根據小麥質量情況實施分類收購。積極引導想念等各類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指導地方國有糧食企業與市內外大型用糧企業開展代收代儲、租倉收購等模式合作收購,目前全市已確定收購意向80多萬噸。
做好夏種夏管。在搶時搶收搶打小麥的同時,搶抓土壤墑情適宜的有利時機,組織搶時早播,加快夏種進度,確保收一塊、種一塊,能早播一天是一天。截至5月30日,全市夏種面積達到298萬畝,加上春播作物310萬畝,累計播種秋作物面積608萬畝,其中玉米298萬畝、花生223萬畝。預計6月10日前夏播結束,秋作物面積將達到1200萬畝,為全年糧食生產贏得主動。
南陽市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工程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的主產區,堅定不移地抓好糧食生產,堅決扛穩糧食生產重任,全力護航2023年“三夏”生產,是南陽必須擔當的政治責任。下一步,南陽全市將全員行動,“搶”字當頭,搶抓時機,搶收搶打,搶種搶管,堅決打贏這場硬仗。(薛小磊/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