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冬小麥已收獲7.9%,其中西南地區收獲接近尾聲,湖北過七成,江蘇、安徽、河南零星收獲。中央氣象臺27日18點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四川東北部、重慶西北部、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面對降雨天氣,各地全力以赴做好應急搶收保障,全力奪取夏糧豐產豐收,確保顆粒歸倉。
眼下,河南8500萬畝小麥已陸續開鐮。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三橋鎮的一片麥田,剛剛過去的一場雨,讓田塊變得十分松軟。當地應急服務隊緊急調來四臺履帶式收割機,幫助農戶搶收小麥。
三橋鎮種糧大戶王子明:如果不是因為應急服務隊的到來,估計我們的200多畝小麥,在最近的陰雨天氣就要出芽了。
為應對本輪強降雨,駐馬店市汝南縣第一時間啟動三夏生產應急預案,調回在外地跨區作業的履帶式收割機兩千臺,幫助農戶搶收小麥。
汝南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副主任羅翔:我們有10支應急服務隊,24小時待命,很快地到達每一個地塊,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在河南周口,1100多萬畝小麥即將進入成熟收獲期。周口市氣象部門成立“三夏”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與農業農村局、農機中心等涉農部門聯合研判天氣過程及農機調度等工作。
周口市氣象臺副臺長檀艷靜:我們線上不僅建立了有種植大戶的工作群,還有預報實時滾動發布,同時線下還會組織我們各個縣局的農技專家人員深入到一線開展線下服務,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這兩天,河北邯鄲肥鄉區持續降雨,肥鄉區農業農村局迅速組織100多名農技人員查看苗情,開展巡回指導服務。
邯鄲市肥鄉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王振民:這次降雨能增加土壤濕度,但有利于小麥病蟲害的發生,所以,雨后要抓緊噴施一次殺菌劑,促進小麥籽粒的形成,提高產量。
肥鄉區元固鎮西屯莊村種糧大戶胡朝建今年種植了500多畝優質小麥。
胡朝建:多虧了技術人員及時提出防治病蟲害的措施,讓我對今年的夏糧豐收信心更足了。
目前,安徽4290萬畝小麥由南向北陸續成熟。各地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科學統籌。在淮南市壽縣安豐鎮青峰村,夜幕下的麥田里收割機轟鳴,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收正在進行。
種糧大戶張啟峰:成熟的有5000畝,到下雨之前能收到4500畝,這個進度與往年相比是相當快的,這個進度我也比較滿意。
今年三夏,安徽全省投入農機20萬臺,其中5萬臺是裝配了監測終端的智能農機。農機手王曉娟說,大家對收割速度信心十足。
王曉娟:我們車上裝了北斗智能一體機,精準度是非常好的,咱們的車子和機器都是馬力增大了,以前是60馬力的,現在咱們是200馬力的。(夜里)搶收2000畝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