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組織好“三夏”農機化生產,保障夏糧豐產豐收、秋作物適時播種,周口市各級農機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做好各項“三夏”農機化生產服務工作準備。
一、切實做好“三夏”農機化保障工作
全市三夏麥收五天左右時間完成收獲,高峰期三天,高峰期日投入聯合收割機超過2萬臺,今年三夏該市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超4.6萬臺,聯合收割機2.8萬臺,播種機超過8萬臺,秸稈打捆機超3千臺。周口市聯合收割機保有量能夠滿足高峰期作業需求。一是強化后勤保障服務措施。鼓勵各類農機經營企業備足貨源,協調各經銷企業、維修點,成立農機維修服務隊,制定農機維修服務措施,完善農機維修服務手段。二是積極鼓勵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農機經紀人和其它各類服務組織開展引機工作。引導農機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托管大戶開展訂單作業,提高農機化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同時積極推進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農機一條龍服務提檔升級。三是根據小麥成熟期、天氣狀況和麥收進度,廣泛運用短信平臺、網絡和媒體等多種形式,發布轄區內小麥機收動態、機具供求、道路通行、作業價格等信息,提高聯合收割機利用率,引導收割機合理流動。四是應急作業服務能力常態化。依托農機合作社、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等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建立以糧食應急搶收和抗旱排澇為重點的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不斷提升農機應急作業和應急裝備保障水平。全市已建立31支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3支市級服務隊。五是做好跨區作業服務。按照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跨區作業證發放工作要求,免費發放跨區作業證,登記備案上傳相關信息,指導作業證申領人員掌握持證車輛高速免費通行。目前全市已發放跨區作業證1550張。與兄弟地市做好了聯合作戰信息溝通,確保跨區作業順暢、高節奏運行。設立跨區服務站,為外來機手提供跨區作業信息,開通跨區作業24小時值班電話。六是密切關注氣象、用油等信息,陸續與石化、氣象、交通等部門對接,并指導農戶合理安排麥收時間,降低不利天氣對麥收的影響,同時做好“三夏”農業用油保供,及跨區作業保暢工作。
二、提升作業質量確保小麥減損成效
一是組織糧食機收減損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全行業樹牢“減損就是增產”的意識,及時做好網站、公眾號、視頻號等工作的宣傳,在電視臺、報刊等平臺上發布三夏機收開展情況。二是組織好規范作業培訓。舉辦周口市糧食機收減損技術培訓班,邀請國家、省級專家授課,培訓全市農機中心負責人、技術骨干、農機合作社技術人員、種糧大戶等86人。在農機培訓工作上,積極爭取將該市農機操作及維修人員培訓納入全省“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培訓計劃,首批爭取2300人次。目前共舉辦集訓班8場次,培訓人員510多人。三是指導聯合收割機檢修保養。組織農機技術人員下沉一線,協調農機生產銷售企業和維修網點,指導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三夏”機具的維修保養,以良好狀態投入生產減少糧損。四是開展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優選一個縣為省級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點。制定了《主糧作物機收損失監測調查工作方案》,成立了主糧作物機收損失監測調查工作組,按照生產進度開展損失監測調查工作。
三、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工作
一是規范開展年檢業務。確保“人機證”三見面,加強對受理資料的審核,對機主無證駕駛操作的、同一機主名下存在其它脫檢脫保機具的,都要提醒到位、告知到位。二是有序開展 “送檢下鄉”。充分發揮基層農機安全管理員和協管員力量,協助做好組織發動工作,引導機手應檢盡檢,做好機具預檢預查,提高送檢合格率。三是舉辦全市農機安全監理業務技術知識能力建設培訓班。強調農機生產從業人員、監理人員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業務能力,履職盡責服務生產一線,確保全市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