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各省直管縣(市)農機中心(局):
當前,我省秋作物陸續進入收獲期,大規模農機化生產即將展開。為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組織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收好秋、種好麥,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科學制定農機化生產指導方案
7月以來,我省降雨偏多,多地遭受洪澇災害,給“三秋”生產帶來一定影響。各地要加強對生產形勢研判,立足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結合本地機械保有量和農作物分布,科學制定“三秋”農機化生產服務和技術指導方案。要突出抓好秋糧機收減損和烘干工作,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確保糧食減損見實效。要高度重視“三秋”農機化生產安全,采取有效措施,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農機生產安全。要未雨綢繆,立足抗災奪豐收,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應對異常天氣和疫情變化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加強農機化技術指導服務
一要抓好“三秋”生產機具供應。要加快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進度,進一步增加“三秋”生產機具投入量。要指導機手開展機具檢查、維修和保養,要協調農機生產企業和銷售商,做好農機產品和易損零配件供應,保證“三秋”期間各類農機具能以優良的狀態投入生產。二要抓好農機化生產和糧食機收減損技術指導。“三秋”期間,各地要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冊、走進田間地頭等方式,指導農機手科學調整調試收獲機具、掌握好作業行進速度,最大限度減少機收作業環節的損失。有條件的地市,要組織秋糧機收減損比武活動,進一步營造氛圍、擴大宣傳。在播種環節上,要大力推廣精少量播種技術,指導農民適期播種,科學安排用種量。三要指導災區抓好農機化生產。對田間積水地塊,通過組織排灌作業、開挖滲水溝等方式,盡快排除積水,盡早組織機耕作業,力保小麥如期播種。
三、抓好“三秋”期間農機化技術示范推廣
“三秋”是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應用的重要時節,各地要充分利用“三秋”時節組織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活動。結合當地秋季種植結構,開展主推農機化技術的示范演示和宣傳,加快新型實用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一是推廣綠色高效機械化技術。要大力推廣秋糧減損收獲、化肥深施、精少量播種、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等機械化技術,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二是實施好機械化試驗示范項目。承擔“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玉米籽粒低破碎收獲、大豆低損收獲、果園采摘、設施農業種植、茶葉采摘、芝麻收獲等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的市縣,要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同時要加大成果的宣傳,發揮項目的帶動效應,推動區域薄弱環節、薄弱領域機械化水平的提升。三是落實好農機深松整地任務。2021年我省深松任務為1300萬畝。各地要及時向政府匯報與財政部門溝通,建議采取競爭性談判等快捷方式盡快完成政府采購,以免耽誤農時,保障作業補助和深松任務的完成。
四、做好秋季農機化生產組織
要注重發揮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三秋”生產骨干功能,以農機合作社為抓手,組織好玉米、水稻、花生等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收獲、秸稈還田、機耕整地、小麥精少量播種等主要農機化生產。指導農機合作社同周邊村組簽訂作業協議,開展整村、整組機械化作業服務。推廣收、運、耕、種、管“一條龍”作業模式,進一步提高農機化作業的組織化程度。重視“三秋”農機化作業市場信息收集、整理、發布和更新工作,通過有效渠道及時傳遞到農機合作社,引導機械合理流動,提高利用率,加快 “三秋”生產進度。
五、做好信息報送和工作總結
各地要按照要求及時填報有關農機生產情況統計表,并針對農民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做好宣傳。9月8日至10月30日,每周三向省農機技術中心報送“三秋”統計報表(詳見附件1-4),9月21日至11月3日,每周二通過農業機械化生產信息網上直報系統報送生產進度。11月20日前上報“三秋”農機化工作總結。
生產服務處聯系電話:0371-65918318/65918312
電子郵箱:hnnjglc@126.com
附件:1.河南省“三秋”農機生產機具情況統計表
2.河南省“三秋”生產綜合情況統計表
3.河南省“三秋”生產機具出勤及作業進度統計表
4.河南省“三秋”農機跨區作業情況統計表
河南省農業機械技術中心
2021年9月3日